今日地產新聞摘要
2010年12月23日
【蘋果日報】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接受電台訪問時,提醒市民要注意,假若本港樓市進入下調周期,資金一旦流走,加上息口有機會上升,屆時市民可能要承受物業貶值及還款增加的雙重壓力。他亦透露,明年初該局會就早前收緊樓按措施,及嚴格限制借貸人的供款比率等要求,向銀行進行詳細審查,以確保遵守有關規定。另外,該局亦會收集訊息及市場資料,從而評估樓市變化及風險,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推出新措施。

綜合土地註冊處及利嘉閣地產研究部資料顯示,今年截至本月 17日,屯門二手住宅買賣連續 3年壓到將軍澳,成為熱賣一哥。去年屯門二手成交量只較將軍澳多 11.2%,但今年差幅拉闊至 29.8%。

【星島日報】在成交量萎縮下,不少發展商高層及代理,已安排清假,就算是買家亦較懶懶閒,令樓市悅似只以一波行車。隨市場漸漸消化政府新招,業內人士認為,待假期過後,相信不少發展商會追番時間,即在明年一月初旬,極大機會出招開售,屆時或會多個新盤齊推,尤其是一批只提供二、三百伙的中小型項目,信相將會先打頭陣。

華爾街日報有報道指,有分析員認為發展商們寧願暫緩新盤推售步伐,亦不打算以較低價發售;除有發展商延遲推售計畫,靜觀市場變化外,亦有發展商現時尚未定出明年推售新盤的具體時間表。二手市場方面,受新措施影響,中小型物業樓價帶來跌幅,其中中小型物業的價格,已錄得百分之三至五的跌幅,至於豪宅物業的價格依然保持平穩,部分豪宅業主寧把單位轉售為租亦不打算平售。有代理亦指出,中小型物業的交投量,在過去的周末期間,亦出現回升,上升約一成一。

【成報】今年逾千萬元二手住宅註冊量(截至12月21日),排名前十位的屋苑中,貝沙灣以271宗居首,遙遙領先第二位199宗的擎天半島,至於第三至第五位順序為寶翠園、凱旋門及天璽,分別錄得106宗、104宗及100宗,而餘下第六至十位則是君臨天下、漾日居、海逸豪園、愉景灣及壹號雲頂。

一手中價物業方面,截至12月21日,暫錄4,033宗200萬至500萬元一手註冊,佔整體一手註冊31.4%,較去年錄得的52.8%大幅下滑21.4個百分點,創有紀錄低位,相信下跌主因是本年發展商推售500萬元以上單位。本年至今暫錄12,853宗一手註冊,有6成半為500萬元以上之成交,暫錄8,242宗。二手中價註冊方面,本至12月21日暫錄51,875宗200萬至500萬元二手註冊,佔整體二手註冊42.4%,二手中價物業比率連升4年,更創97後新高。相信二手中價物業比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是200萬元至500萬元之新盤選擇較少,故買家轉投選擇較多的二手物業市場。

【東方日報】儘管金融管理局關注本港樓市及按揭市場持續升溫,導致銀行體系信貸風險持續增加,但銀行為爭奪按揭業務,重燃按揭減息戰。據了解,滙豐、中銀香港(02388)及渣打香港的銀行同業拆息(H)按揭計劃,可低至H加0.7厘,較牌價及市場低10至30點子,當中渣打及中銀香港提供的現金回贈優惠,最高可達1%。

銀行界認為,三大銀行為爭奪明年按揭市場佔有率,因而提早發動新一輪減價戰,但相信中、小型銀行不會跟隨。滙豐及中銀香港曾於十一月中加息至相同水平,但因為之後政府及金管局實施向兩年內轉售的物業徵收額外印花稅,以及收緊按揭成數等「辣招」,銀行按揭業務受到影響,導致新的按息水平僅維持不足兩個月,銀行又再度減息吸客。儘管大型銀行率先減價,但銀行界人士預期,中、小型銀行並沒有年初搶攻市場的誘因。

【新報】今年樓市暢旺,在低息、內地資金湧入及高通脹等因素支持下,樓市無懼政府出招,走勢強勁,明年樓價料可再穩步上升。四大代理行之一的利嘉閣,計劃明年億元擴充,大增分行及人手,分行目標達200間。

利嘉閣董事總經理廖偉強表示,分行由年初102間增至現時164間,人手亦由年初1,400人增加至現時2,300人,明年集團目標分行數目200間,比現時增加22%,接近97年水平,包括6間澳門分店。廖偉強透露,今年營業額(佣金收入)按年增長45%至12億元,明年目標營業額可達16億元,增幅達33%,由於業務表現理想,今年利嘉閣的花紅按季分配,屬歷年最高,部分高層員工更獲分派累積高達20個月薪金作花紅。

【文匯報】地產代理最新數據顯示,首11個月本港住宅租金升幅14.7%,為22個月連續上升,並呈現擴大趨勢,過去一年,租金漲幅最大的是新界區,達15.5%。增長要錢,通脹要命,令政府的施政面對更大挑戰。至於上月11月,全港50個指標屋苑平均成交呎租為20.99元,較10月份再升0.7%,為22個月連續上升,一個500呎單位月租要過萬元。

金管局的最新《季報》文章指出,過去幾個月,租金及基本食品價格遞升令通脹加快,報告又指,香港物業市場過熱的風險依然是隱憂,當局過去幾個月推出的措施已產生一些影響,但在現時的低息環境下,導致物業市場過熱的因素依然存在。尤其美國聯儲局公布新一輪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,或會引起資金再度流入,助長本港原來已急速向上的貸款及資產市場上升的風險。物業價格及新簽租約租金上升,連同食品價格向上,最終可能令通脹壓力升溫。